經審議,我局擬于近日內批準錫礦山(青豐河、漣溪河)歷史遺留礦井涌水及地下滲水銻砷重金屬污染治理工程入河排污口設置,現就論證報告相關情況予以公示5個工作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向我局來信來電進行反映。
聯系地址:婁底市婁星區環保街99號;郵編:417000;聯系電話:0738-******。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入河排污口設置批復決定提出聽證申請。
|
項目名稱 |
錫礦山(青豐河、漣溪河)歷史遺留礦井涌水及地下滲水銻砷重金屬污染治理工程入河排污口 |
|
設置地點 |
******辦事處船山村漣溪河右岸 |
|
建設單位 |
******有限公司 |
|
論證單位 |
******有限公司 |
|
入河排污口概況 |
1、排污口坐標:E111.503531°,N 27.760396°; 2、排污口設置類型:新建; 3、排污口分類:工礦企業入河排污口; 4、排放方式:連續排放; 5、入河方式:明渠; 6、入納水體:漣溪河; 7、排污能力:25.76萬m3?/a; 8、排污口論證范圍:漣溪河本工程入河排污口上游500m至漣溪河下游中連鄉巖底下(中連溪礦山開發利用區末端),長度為5.72km。 9、排污口排污限值:采用“豎流沉淀 高效沉淀 吸附”的處理工藝,排放標準執行《錫、銻、汞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30770-2014)中表2排放限值。 |
|
主要影響分析及水環境保護措施 |
一、主要影響分析 (一)入河排污口設置對水功能區水質影響分析 根據論證報告:根據預測結果可知,正常排放情況下,枯水期污水進入漣溪河后砷、銻預測結果超過了《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表1和表3中的標準限值。但對比W2斷面(漣溪河下游1000米)現狀監測數據,砷的濃度有明顯下降(從現狀0.0853mg/L下降到0.0582mg/L),銻的濃度有下降(從現狀0.074mg/L下降到0.067mg/L);對比W3斷面(漣溪河下游3500米)現狀監測數據,砷的濃度有明顯下降(從現狀0.086mg/L下降到0.0578mg/L),銻的濃度有下降(從現狀0.075mg/L下降到0.0658mg/L),說明項目實施對漣溪河的水質有改善作用;正常排放情況下,枯水期污水進入漣溪河后砷、銻預測結果超過了《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表1和表3中的標準限值。但對比W2斷面(漣溪河下游1000米)現狀監測數據,砷的濃度有明顯下降(從現狀0.0853mg/L下降到0.0582mg/L),銻的濃度有下降(從現狀0.074mg/L下降到0.067mg/L);對比W3斷面(漣溪河下游3500米)現狀監測數據,砷的濃度有明顯下降(從現狀0.086mg/L下降到0.0578mg/L),銻的濃度有下降(從現狀0.075mg/L下降到0.0658mg/L),說明項目實施對漣溪河的水質有改善作用;非正常排放情況下,枯水期污水進入漣溪河后砷、銻預測結果超過了《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表1和表3中的標準限值。且對比W2斷面(漣溪河下游1000米)正常排放預測數據,砷的濃度有明顯上升(從0.0582mg/L上升到0.111mg/L),銻的濃度有明顯上升(從現狀0.067mg/L上升到0.155mg/L);對比W3斷面(漣溪河下游3500米)正常排放預測數據,砷的濃度有明顯上升(從0.0578mg/L上升到0.0866mg/L),銻的濃度有上升(從現狀0.0658mg/L上升到0.114mg/L),說明非正常排放情況下,污水排放對漣溪河的水質有較大影響;非正常排放情況下,豐水期污水進入漣溪河后砷、銻預測結果超過了《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表1和表3中的標準限值。但對比W2斷面(漣溪河下游1000米)正常排放預測數據,砷的濃度有明顯上升(從現狀0.0576mg/L上升到0.079mg/L),銻的濃度有上升(從現狀0.065mg/L上升到0.1006mg/L);對比W3斷面(漣溪河下游3500米)現狀監測數據,砷的濃度有明顯上升(從現狀0.0575mg/L上升到0.0691mg/L),銻的濃度有上升(從現狀0.0649mg/L上升到0.0841mg/L),說明非正常排放情況下,污水排放對漣溪河的水質有較大影響。綜上,非正常排放情況下,污水排放后漣溪河中砷、銻的濃度與正常排放相比較,均有明顯上升,對水質有較大影響。因此,需要杜絕非正常排放的發生。 (二)入河排污口設置水生態影響分析 1、對水生態環境的影響 根據調查,漣溪河論證范圍內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重要濕地、重點保護與珍稀水生生物的棲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產卵場及索餌場、越冬場和潤游通道、天然漁場、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等保護區域。項目采用“源頭減量 收集輸送 末端優化”的技術思路對錫礦山歷史遺留七里江鐵礦礦井涌水污染進行治理。治理后七里江鐵礦礦井涌水處理站尾水達到《錫、銻、汞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30770-2014)中表2新建企業污染物排放限值后排放。從預測結果來看,項目實施對漣溪河的水質有改善作用。對水體水生態無不利影響。 2、對水生生物及漁業資源的影響 ①浮游動植物 因項目為環境治理項目,廢水經礦井涌水處理站處理后,排放濃度明顯降低,對論證范圍內漣溪河的浮游動植物不會產生明顯影響。 ②底棲動物 項目實施后對論證范圍內漣溪河底棲動物的種類和生物量不會產生明顯影響。 ③漁業資源 項目實施對漣溪河論證范圍內的漁業資源不會產生明顯的影響。 ?3、對論證范圍內水體(水域)水生態的其他影響分析 本項目不產生溫排水,不存在溫排水影響水生動植物、魚類等敏感生態影響問題。本項目沒有排入典型鹽類污染物,不會因排污口設置造成受納水體富營養化現象。本項目影響區域內沒有重要水域生態保護目標。 (三)對第三者影響分析 1、對水域用水戶的影響 本項目納污水域為漣溪河,論證范圍內有1個已批準的工業生產取水口。取水口名稱為閃星銻業放水巷泵房,允許取水量為3000m3/d,總取水量為105萬m3/a,取水用途為工業用水。因本項目為礦井涌水治理項目,礦井涌水經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后排放,對漣溪河的水質有改善作用,不會對閃星銻業放水巷泵房取水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本項目入河排污口的設置不會對水域用水戶產生不利影響。 2、對河道防洪影響分析 本項目入河排污口不在漣溪河河道內建設水工建筑,不占用河道范圍,因此,本項目入河排污口的設置不會影響漣溪河河道防洪。 (四)入河排污口設置水環境風險影響分析 1、通過對污水處理站所選用的處理工藝及整個污水處理廠所建設施的分析,本項目可能發生的水環境風險事件為污水處理設施發生故障、停運導致廢水未經處理事故性排放。主要原因為停電事故和機械故障造成廢污水無法正常處理。 2、風險防范措施 根據項目可能發生的水環境風險事件,需采取如下防范措施: ①污水處理設施應采用雙電路供電,水泵設計應考慮備用,機械設備應采用性能可靠的優質產品。 ②為使在事故狀態下污水處理設施儀表等設備正常運轉,必須選擇質量優良、事故率低、便于維修的產品。關鍵設備應有備用,易損部件也要有備用,在事故出現時做到及時更換。 ③為使在事故狀態下污水處理設施能夠迅速恢復正常運行,應在主要水工建筑物的容積上留有相應的緩沖能力,并配有相應的設備(如回流泵、回流管道、閥門等)。 ④加強事故隱患監控,定期巡檢、調節、保養、維修。及時發現有可能引起事故的異常運行苗頭,消除事故隱患。 3、風險應急措施 當污水處理站發生設備故障、停電等原因導致廢水非正常排放時應采取如下應急措施。 ①污水處理站發生設備故障造成廢水非正常排放時的應急措施。 (1)停止污水提升系統的運行,使礦井涌水在七里江南入口礦洞處暫存,污水處理站停止進水。 (2)關閉污水處理站出水排放口。 (3)安排設備搶修,設備修好后根據需要調整污水處理工藝參數(如水力停留時間、藥劑投加量等),盡可能保證不影響下一級處理設備的處理效果。 (4)污水處理站運行正常后打開出水排放口進行排水,同時開啟污水提升系統,污水處理站正常進水。 ②污水處理站發生停電造成廢水非正常排放時的應急措施。 (1)由維修人員對停電原因進行分析,廠內停電,由維修班人員進行搶修,及時恢復供電。 (2)若為外部停電,致電供電公司聯系送電情況,詢問是否為拉閘限電。 (3)確定為外部停電后,立即向生態環境局、公司總部等相關部門匯報,公司總部與所屬供電部門聯系確定恢復供電時間。 (4)恢復供電后,立即按操作規程即刻開啟設備,恢復進水,設備恢復運行。 (五)入河排污口設置合理性分析 通過對本工程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分析,正常排放情況下,項目實施對漣溪河的水質有改善作用,排污口設置后不改變排入水體的水質類別,對下游水功能區水質目標不會造成明顯的影響,不會對其它用水戶產生不利影響。 綜上,項目入河排污口設置合理。 二、專家評審結論 專家評審結論:《論證報告》編制內容較全面,對入河排污口的位置、排水方式、入河排放總量、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以及污水排放對水功能區水質、水生態的影響進行了論證,提出的排污口規范化建設、污水排放監控方案基本可行,論證過程闡述較合理,報告經修改完善后,可作為入河排污口審批的技術依據。 |
首頁